专家解读丨坚持规划引领与创新驱动 积极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时间:

新型储能是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,有力促进“双碳”战略实施,带动国内需求、产业创新和人才培养,成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。近期,国家能源局首次发布《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(2025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系统回顾了“十四五”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取得的成就,重点梳理2024年新型储能发展情况,并展望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趋势,有助于推动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,为“十四五”圆满收官和“十五五”稳健开局筑牢基础。
一、久久为功,积极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
“十四五”以来,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积极引导和行业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成效显著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从“十三五”末约300万千瓦跨越发展至2024年底7376万千瓦,新型储能行业逐步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。
(一)构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
《报告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以来,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积极完善新型储能政策体系,构建新型储能发展政策“四梁八柱”。先后印发《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》,成为新型储能发展纲领性文件,指引了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发展方向。并针对新型储能项目管理、调度运用、试点示范、市场机制、产业发展等,制定专门政策,促进行业进步。
(二)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攻关
《报告》显示,国家能源局组织新型储能试点项目、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评选等,有力促进我国新型储能科技创新,多项技术达到水平,重大工程项目加速落地实施。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,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优质产品;压缩空气储能、液流电池储能、飞轮储能向商业化应用发展,建成30万千瓦、10万千瓦和单体兆瓦级示范项目;钠离子电池储能、压缩二氧化碳储能、液态空气储能等技术进一步发展,积极开展工程应用。
(三)积极引导科学合理调用
《报告》指出,国家能源局精准施策,推动新型储能调用水平稳步提升,发挥重要电力保供作用。2024年,国家能源局发布《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》,提出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,加强新型储能调度运用的要求,积极引导新型储能合理调用,全国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接近1000小时,比2023年提升约300小时。尤其是迎峰度夏期间,新型储能充分发挥“超级充电宝”功效,为电力保供贡献力量。
(四)持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
《报告》表明,我国新型储能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,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。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,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陆续建立本地区新型储能政策机制,形成了央地协同的新型储能管理体系。建设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,形成行业权威数据统计。新型储能标准体系逐步建立,工程应用各环节标准日趋完善。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,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绿色“新引擎”。
二、问题导向,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主要挑战
《报告》提出,2025年是推动新型储能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,新型储能面临新形势新挑战,需要行业有关单位共同努力突破解决。
(一)价格机制仍需加快建立健全
近年来,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主体地位逐步明确,电力现货市场加速建设,但是现货市场价差有限,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品种较为单一,无法充分体现新型储能调节资源价值,需要尽快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,加快建立适应新型储能发展的容量补偿机制,保障新型储能合理收益。
(二)产业发展布局亟待科学引导
新型储能产业链条长,涉及环节众多,已培育众多创新型企业,带动我国产业提质升级。同时,社会资本对新型储能投资热情高涨,大量企业跨行业进入新型储能产业,需要加强行业指导,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和产能,引导产业链上下游高质量协同发展。
(三)多元技术创新仍应持续加强
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总体处于世界前列,为各国提供了性能优异的产品,但是主要国家不断加强自主产品研发支持力度,产业国际竞争更加激烈。同时,新型储能领域创新技术不断涌现,应持续鼓励支持新型储能技术创新,保持我国新型储能产业竞争力。
三、多措并举,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迈上新台阶
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,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,根据“十五五”新型储能发展需求研究情况,未来一段时间新型储能仍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,需要从规划、创新、市场、应用等多维度发力,持续促进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。
(一)加强发展规划引领
对于新型储能新兴产业,应强化规划前瞻引领,编制《“十五五”新型储能实施方案》,科学谋划“十五五”期间新型储能发展,统筹做好新型储能与源网荷各环节的融合,鼓励因地制宜建设新型储能,不断促进调节作用发挥。
(二)坚持科技创新驱动
科技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,新型储能科技含量高,技术创新强,应加大力度支持新型储能领域科技创新工作,加强对新型储能试点项目和典型案例的跟踪宣传,持续推动各类技术研发应用,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。
(三)推动市场机制完善
按照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要求,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,加强电力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衔接,科学拓展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品种,加快建立适应新型储能发展的容量补偿机制,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。
(四)强化应用场景牵引
充分发挥应用场景引导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发展作用,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基地科学配置新型储能,促进基地新能源开发消纳;鼓励探索光伏直流侧配置储能,提高光伏并网友好性;强化电网侧储能应用,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;结合绿电直连、虚拟电厂等,探索新型储能新模式新领域应用。
总体而言,《报告》的发布恰逢其时,为下一步行业发展指引了方向,注入了信心。《报告》必将进一步凝聚行业发展共识,促进新型储能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完善,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,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服务“双碳”战略实施。
(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 胡明)

(文章来源于国家能源局)

获取报价

欢迎填写以下表格,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联系您。
*
*

7*24H全天在线为您服务!

我们将会在接到您的咨询电话后半小时内联系您。
  • 热线电话

    400-6191-666

  • 传真

    0395-2610007

客服

400-6191-666

电话

wechat

微信

douyin

抖音

顶部

咨询信息

*
*

文件下载

只需填写下面的表格,即可下载文件!

*
*
Baidu
map